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西双版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政治性网络论坛中社会阶层、年龄等变量对网民公民性表现的影响

2024/2/1 6:47:54发布20次查看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1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1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日前揭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11所学校的78篇论文和10件作品获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则曦、袁馨晨、张天、赵雅婷、朱文婕的论文《政治性网络论坛中社会阶层、年龄等变量对网民公民性表现的影响》获得一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
在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环境中,社会规范,公民性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以文本为主要情景的网络传播介质中,公民性在人与人的相互评价和认知中则显得尤为重要,不文明性破坏了网络讨论中公共空间的维护。本研究选取了中国最大的网络政治论坛之一的“凯迪社区-猫眼论坛”,根据一个由网友自发发起的调查职业,月收入和年龄的主题帖,对具有有效资料的588个id在该论坛所发的全部主帖和回帖进行了文本分析,旨在探讨现实社会中网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年龄及论坛参与度对其在时政性的网络论坛中的公民性表现的影响,即从社会人口变量统计的角度揭示“网络暴民”的实际构成,并探讨现实中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在网络中的折射。研究发现,基于职业划分的社会阶层对网民的公民性表现并无影响,但是不文明性的具体表现因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产阶级的网民在论坛中的不文明性表现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而增多;网民不文明性的表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此外,网民的论坛参与度对网民的文明性和不文明性表现均无影响。最后,研究讨论了以上结论的现实意义和局限。
关键词:网络论坛,社会经济地位,年龄,论坛参与度,网民公民性
引文
“公民德行(公民性)”是一种社会美德,它涉及自我控制或节制,与傲慢相对。当更广泛的民众成为决策者时(这种决策形式被认为更有利于保障大众的利益),他们的美德将决定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因此,“公民德行(公民性)”在共和国或是城市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宪法保障下的人人平等,尊重人权;在个人与个人的私权关系上是平等与宽容,在个人与国家的私权对公权关系上则是独立与自由;公民意识的充分觉醒和公民文化的广泛认可;社会民主化,多元化。公共领域的存在是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作为参与式民主和公共舆论的中心,公共领域使得公民能够自由的聚集讨论,发现社会问题并通过讨论影响政治行动,它处于私人领域和公权领域之间,平衡着政府的权威。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和商业工具的大众传媒,无法为公众提供自由交流和讨论的平台,个人无力的面对着政府。互联网的出现,其参与分享的特征,在个人和政府等权力之间架起了沟通协商的桥梁。但是互联网的互动匿名迅速的传播特征也导致了原子化个人的出现,为态度的极化,偏见的增强和变态行为提供了空间。因此,当承担着维系公共空间作用的网络在公民社会的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公民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行为和虚拟公共空间的秩序也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一个以批判和反映社会问题为特征的政治性网络论坛,旨在分析现实社会中的诸多因素对于网民在进行公共参与时的行为表现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讨论来分析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在虚拟空间中的折射,以期找出网络公民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文献回顾
1.1公民性与公民社会
公民性也称公民德行,是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集体福祉的个人的习惯和态度。“公民德行(公民性)”指的是个人、团体之间的符合社会模式(即与公民社会相一致)的行为,它本身也是社会和法律的基础性原则。(参见“civicvirtue”,wikipedia)。“incivility”(不文明性)则是对缺乏“公民德行(公民性)”或是良好礼仪的社会行为的总称。学者认为,对于公民性的测量将可以提供对现代中国人政治、社会行为的解释以及对人群的分类,以便预测他们的社会行为及其变化轨迹(杨音宜,2008)。
威廉·盖尔斯顿在《多元化与公民德行》中指出,公民道德是一个单一的、凌驾性的、以公众服务为目的的概念,公民美德的价值工具性,其贡献在于维持一个政治共同体。因为社区不同,不同的社区中的原则,宗旨,制度和历史,形成了公民美德的实质内容。
公民德行包括三个方面:
1、“个人责任”--守法;对公共场所的维护(例如拿起垃圾),愿意作为志愿者帮助他人;强调诚实,正直,自律和努力工作的美德。
2、“参与公民”--积极从事地方、州和国家的公共事务;强调发展公民的知识,技能和性格特征;公民能够进行有效的参与,同时尊重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3、“公正为本”的公民,关心社会结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的压迫和不平等;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有能力处理冲突,并通过富有成效的努力来改变社会。
马克·金韦尔在其著作《我们想要的世界:德性·堕落·良好的公民》中提到,旧的公民性受到血缘、信仰、法律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而新的公民性是由政治参与、义务这两方面组成。公民性中最重要的是其政治参与和行动,而“友谊、责任、表达、公正、礼貌、人性”等公民德行是促使他们参与的重要因素。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研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为捍卫公共领域而选择死亡、文艺复兴时期蒙田对友谊的忠诚、二战时本杰明无国界的信仰着三个案例。作者认为,这三人通过公共场所或者各种媒体表达自己对思想道德的批判,因此媒体对于公民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最宝贵的生命权”。但作者也提出,媒体和文化的滥用导致个人的分化,公民的行动和责任会被自满和消费社会中的坏习惯所取代。
按照现代社会政治哲学的观点,公民社会强调公民的公共参与及其对国家权利的制约。上世纪80年代里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学者普遍认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已初现雏形,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性和公民文化的塑造,对于摆脱中国民众长期一来的“臣民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媒介的角度看,传统媒体对我国公民社会建构作用还较小,传媒在公共领域建构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领域性,个案性特征。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公民社会建构方面的诸多缺陷,其中之一便是提供了自由发言的平台;此外,新媒体体现出强烈的共享主义精神,人们自由,平等地获取,给与,交流,辩论。在激发公民精神和培育公民文化方面,新媒体也有突出表现,从“孙志刚事件”,到“华南虎事件”以及“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报道”等,借助网络媒体,公众有了介入公共事物的平台,表现出强烈的公民精神和捍卫真相,真理和正义的决心,既保障了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又维护了社会正义(严功军,2009)。
1.2虚拟空间的公民性
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平等性打破了传统社会中由中央核心流向边陲地带的“沟通模式”。这个新兴的网络形成了一种“草根式”联结,这种联结的最大之特色就是允许那些位于社会网络中最底层或边陲的人,也能与社会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人一样,在网络中拥有同等的机会陈述他们自己的意见和心声(刘文富,2002)。此外,网络社会的虚拟化,使得行为者与他人的交往往往是通过文本,一个人所选择表现出来的某种行为特征构成了他在网络社会中自己建立的身份,虚拟世界激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分享的方式。然而,在dahlberg,l所著的《extendingthepublicspherethroughcyberspace:thecaseofminnesotae-democracy》一文中提到,虚拟空间上双向、去中心化的沟通方式通常被看作为理性批判话语和公共舆论的发展提供基础,但如今,这种可能性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在线互动往往被商业活动、私人会谈和政治个体化所主导。
那么,互联网交流空间中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形式的文明范式(naaman,2009)人们在社会媒介平台上以语言(为主),形象和音频建构新的身份,并通过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协商确立这种新的数字身份,这种行为构成了互联网用户网上行为的核心(foucault,michel.1988)。有学者认为新技术特别是电脑和互联网破坏了传统的公共行为规范,具体表现在人们的网络用语方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新技术破坏了一种“社会集体行为”的形成,无法为人们提供一个像传统社会那样的角色和地位来定位自身和他人,结果产生了以信息为导向的信息化个人,忽略了群体行为和个人所应承担的群体角色(dennisl.peck,2002)。但也有学者指出,在网上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促使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最终将促使先进文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示范作用。
安德里亚·贝克曾经对斯克内克塔迪虚拟网络社区(svc)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谁通过这一社区在线参与社会事务,以及话语权在网络中的转移。
文章用希勒的(2002)新兴媒体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框架进行研究,社会媒体和传统媒体正在交换信息并创建一个新的话语生态。研究方法包括svc网上论坛的参与者的抽样调查分析;当地报纸《每日宪报》的文章内容分析,以及对政府官员、宪报记者的采访内容的讨论。
从svc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社区广大公众进行对话的机会,扩大了普通公民作出贡献的机会,话语权不再是以记者和政治精英为主。svc已有64,000个左右的成员,到2008年对超过650个社会问题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讨论。虽然斯克内克塔迪的大多数政治家避免在svc参与讨论,但有证据表明政客们听取了在线社区的政治讨论论坛的网民意见。此外,超过100个宪报文章的内容分析,以及与当地媒体记者的采访表明,svc中的谈话被纳入更广泛的对话--张贴在网络社区的讨论和公民的意见内容出现在宪报的许多文章中。因此,svc的案例研究表明,网络可以公民提供一个额外的公共交流空间。
在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环境中,社会规范,公民性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研究发现,网络传播方式的同时性和内容的文明性(civility)对于人们对网络讨论的看法影响很大但并不影响他们参与网络讨论的动机。公民性对于观点或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影响很大(elainew.j.ng,benjaminh.detenber,2005)。不文明性对于网络讨论的影响是消极的,特别是那些不文明的讨论参与者会被认为是不可信的,激进的和具有恐吓意味的。
1.3网络舆论和群体极化
网络舆论是网民公民性的一个主要体现,它具有这样的几个特性:现实与虚拟,互动与放大,媒体互动。网络舆论已经在诸多事件中显示出了其本身的力量以及网民的政治参与:2001年的“城山村人”事件,2002年的“我为伊狂”,以及2006年厦门px事件等。但是,网络舆论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在网络上,如果对非理性的情绪型舆论引导不利或引导失误,个人的情绪化言论经过网络的互动、放大而走向“群体极化”,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如:网络上过激的反日行为;“铜须门”等等。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的过激言论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当事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海外媒体甚至将这些网民成为‘以键盘为武器的暴民’(张海鹰,2008)。民意或议题在网络上得以深化,形成公共意见。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形下,网民极易将长期以来或者在由特定议题引发的愤怒,迁怒于一个具体的对象。
美国当代哲学家凯斯·桑斯坦用“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理论解释了网络中的仇恨。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这种极端化倾向可分为两种: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彭兰泽,2004)
有学者指出,舆论的主体具有“非实体性”:第一,他们在舆论调查中是集合的,但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是分散的;第二,公众的构成是变动的,会随社会结构的变化,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出现、消失而不断重新组合;第三,按照一定的规则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与本来意义的自在公民是有区别的。就网络传播的特征而言,非理性可以形成巨大的舆论导向并压制理性的声音。网络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在极化的网络群体中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网络信息的协调过滤、网民的群体极化,必然导致信息的“窄化”,使网络的互动成为“回音壁式”的互动(张磊,2009)。
1.4网络人和网络暴力
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中,网络成员以现实社会中“人”的要素参�...
西双版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